湖南亿测物联传感在滑坡监测项目解决方案
一、项目监测背景
我国滑坡 /自然边坡种类多、分布广、危害大,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。滑坡 /自然边坡自动化监测主要采用北斗 /GPS+ 物联网 + 微低功耗/一体化技术,在滑坡具有代表性的区域、易滑动带,分剖面设立位移变形观测点,以及布设诱发滑坡的影响要素监测点,建立变形观测点(网)。亿拓企业自主研发 GNSS 接收机和智能化传感器远程自动采集系统,将数据传输回中心亿拓云平台和手机 APP 同步共享数据。也可建立安全监测模型,预警预报地质灾害等功能。其中合理制定监测内容布设监测点和数量是非常关键的基础工作。
二、方案概述
湖南亿测构建了一套综合性的滑坡监测方案,深度融合智能传感技术、物联网技术、云计算技术等前沿科技。以自动化监测平台为核心,搭配多种高精度监测设备作为感知终端,通过科学合理地在滑坡体及周边区域布设监测点,实现对滑坡相关各项参数的实时、精准监测。同时,利用先进的数据传输技术,将采集到的数据快速、稳定地传输至监测中心,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专业模型,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,从而及时准确地判断滑坡的发展趋势,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。
三、监测内容

-
地表位移:采用拉线式位移计(如 YT - DG - 1000 系列)和滑坡表面位移计(YT - DG - 0700 系列)。这些位移计运用电感调频原理,能够敏锐捕捉滑坡体表面毫米级别的位移变化。它们不仅具备内置电子标签方便人工读数,还能自动采集数据,并可存储多达 1600 条历史数据,非常适合对滑坡体进行长期、持续的地表位移监测 。例如,在某山区滑坡隐患点,在滑坡体表面裂缝两侧精准布设此类位移计,能够实时监测裂缝的张开量变化情况,为分析滑坡体的变形趋势提供关键数据 。
-
深部位移:部署多点位移计(YT - DG - 0600 系列)和倾角仪深入监测滑坡体内部不同深度的变形状况。多点位移计可以精确测量不同深度处岩体或土体的位移,而倾角仪则能感知滑坡体内部的倾斜角度变化。通过对深部位移和地表位移数据的综合分析,能够更全面、深入地了解滑坡体的整体变形特征和潜在滑动面位置 。在某高速公路高边坡项目中,通过这种深部位移与地表位移融合监测分析的方式,成功预防了因连续降雨引发的滑坡事故,保障了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 。
-
雨量监测:配备高精度雨量传感器,实时监测降雨量及其变化情况。降雨量是引发滑坡的重要触发因素之一,准确掌握降雨量信息对于评估滑坡风险至关重要。在湘西某滑坡监测项目中,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历史降雨数据,设定了 24 小时降雨量超 150mm 触发红色预警的阈值。当雨量传感器监测到降雨量达到或超过该阈值时,结合位移监测数据,能够及时、精准地发出滑坡预警,为人员疏散和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。
-
温湿度监测:利用温湿度传感器监测滑坡体周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。温湿度的变化会影响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,进而对滑坡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。通过持续监测温湿度数据,并结合其他监测参数进行综合分析,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滑坡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 。
-
智能采集终端:湖南亿测的智能采集终端具备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,能够同时接入多种类型的传感器,对位移、雨量、温湿度等各类数据进行高效采集。并且,该终端支持本地数据存储与预处理,可根据设定的规则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、滤波等处理,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传输量,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。在郴州某山区项目中,由于该地区地处偏远,电力供应不稳定且网络覆盖差,智能采集终端采用内置电池供电,续航能力可达 1 年以上,很好地解决了设备供电难题;同时,通过优化数据采集和传输策略,在有限的网络条件下保证了监测数据的稳定回传 。
-
多模态通讯:为确保在复杂环境下数据传输的可靠性,采用北斗毫米级定位终端(如 “易测” 监测型终端),并融合 4G/5G、LPWAN、FM 广播等多种通讯技术。在岳阳平江 “7・1” 芭蕉村滑坡避险过程中,遭遇了断电、断网、断路的 “三断” 极端情况,此时北斗短报文通讯发挥了关键作用,成功将监测数据回传至监测中心,为提前转移 303 名受威胁群众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,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。
-
:借助 AIOT 监测平台,将位移、雨量、温湿度等多源监测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和综合分析。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,建立数据模型,从而能够准确识别滑坡体的异常变形趋势。例如,在长沙某滑坡监测项目中,平台通过对多年监测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,建立了 “位移速率 - 降雨量” 耦合模型。经实际应用验证,该模型将滑坡预警准确率提升至 90% 以上,大大提高了预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。
-
可视化与预警发布:监测云平台提供直观、形象的三维可视化界面,能够实时动态展示滑坡体的变形状态和各项监测参数的变化情况。一旦监测数据出现异常,平台会自动根据预设的预警规则,通过短信、语音广播(可接入 “村村响” 系统)、APP 推送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。在衡阳某项目中,当监测数据触发预警条件后,平台立即自动触发声光预警装置,并联动周边道路的 LED 显示屏,向过往车辆和行人发布预警信息,引导车辆提前规避风险,有效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 。

四、新增实现功能:应急联动与决策支持
监测系统可与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的应急指挥平台实现无缝对接,形成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。当监测到滑坡险情预警信息后,系统能自动将预警数据、滑坡体位置、影响范围、受威胁人员及设施等关键信息同步至应急指挥平台。应急指挥平台可依据这些信息,快速调取周边应急资源分布情况,如救援队伍位置、救援设备储备、避难场所容量等,为应急调度提供精准数据支持。同时,系统还具备模拟分析功能,能根据滑坡体的变形数据和地质条件,模拟滑坡发生后的可能路径、影响区域和破坏程度,辅助决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方案和人员疏散路线。例如,在某山区滑坡预警中,系统通过模拟分析得出滑坡可能会阻断山下主要道路,应急指挥部门据此提前调配工程机械到备选路线待命,确保救援通道畅通,大大提升了应急处置效率。
五.平台监测系统例图展示
